明清时代是砖雕艺术的鼎盛时期。汉魏以前,砖雕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墓穴装饰,如画像砖艺术。唐宋的砖雕也大都被用于佛塔和砖石墓装饰。直到明清时期,砖雕艺术才被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砖雕因其造价低廉、制作便捷而成为木雕装饰的主要替代品。
明清以来,民居砖雕呈现出风格多样、手法细腻的特点,与江南地区的社会环境有关。正如近代晋陕商人的崛起和商业资本的活跃推动了山西民居砖雕艺术的发展,徽州砖雕的发展同样得益于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儒商一体的文化氛围。徽州砖雕艺术发展的另一个契机则是明代中期以来严格的建筑规制。对民居装饰的严格限制,促使徽州民居朝着典雅秀丽方向发展,通过雕饰的华丽、精工细作显出玲珑奇巧和匠心独运 ;对于民居彩绘的限制,促使江南民居形成了以黑、白、灰为主的典雅的装饰风格,而砖雕则是形成这种朴素风格的理想选择。从微观角度看,徽州砖雕艺术在形式上大大地借鉴了明清新安文人画意境,在技法上,更是新安版画的深入和流变。